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乐山 >
马边社区矫正管理的做法与成效
www.leshanpeace.gov.cn 】 【 2024-04-10 11:51:43 】 【 来源:马边彝族自治县司法局

  马边彝族自治县社区矫正管理以促使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为主要目标,以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为首要标准,以切实提升矫正工作质量为突破口。截至2024年1月,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共入矫795人、教育帮扶顺利回归社会586人。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实现了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智能化,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机制  创新管理模式

  

  健全领导机制,形成合力。成立县党政领导挂帅,法检公司等部门协同推进的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矫正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协调配合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深化制度建设,精准管理。在社区矫正法及其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社区矫正安全风险分析研判、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外出规定等制度,建立社区矫正执法负面清单台账,健全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机制、全方位规范工作流程。

  

  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形成“指挥中心+雪亮工程+慧眼工程”模式,发挥视频监控全覆盖优势,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随时视频点验。通过“县级指挥中心+乡镇指挥中心+村(社区)指挥中心”三级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远程学习教育。实现社区矫正对象不出村(社区)就近就地接受教育,有效解决了社区矫正对象往返学习导致误工误产等问题。

  

科技赋能  提升管理质效

  

  整合“数据共享、预警预判、联动指挥”三大功能,依托县综治指挥中心,整合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系统,汇集司法所人脸识别监控、“雪亮工程”监控、“慧眼工程”探头,建立县司法行政(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实现县、乡、村视频监控全覆盖,社区矫正监管实现远程化、可视化。运用四川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信息网上录入,日常监管和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信息网上传、事在网上办、案件网上查”。突破常规监管方式,利用手机定位、微信实时位置共享和“在矫通”app搭建起电子“围墙”,执法人员随时随地开展工作通知、事项办理和信息核查等工作,实现“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移动化监管。加快联网工作建设,实现人民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网上办案,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细化措施  增强防风化险能力

  

  “加大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强化各项监管手段和措施,守住监管安全底线,最大限度降低潜在风险,坚决避免重大违法犯罪发生。2019年以来,治安拘留1人,撤销缓刑收监执行7人,书面警告31人,脱漏管和再犯罪0件0人。

  

  “两个全力”,增强防风化险能力。全力推进调查评估工作规范化。根据被调查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社会评价、被害人的意见等能反映其人身危险的各种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综合内容,出具调查结果。全力规范日常执法事项。紧扣规范执法生命线,在调查评估、监管审批、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各个执法环节按照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目标,确保执法全程留痕。

  

  “三化并进”,规范监督管理。精准“法治化”。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召开社区矫正联席会议,研究重点案件、筛选重点流程,实现社区矫正案件全流程业务监督,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依法执法水平,有效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漏失管。形成“制度化”。县乡(镇)两级全覆盖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各级委员会印发工作规则和社区矫正委员会办公室细则。服务“规范化”。开展社区矫正禁毒、扫毒宣传和排查,组织矫正对象开展健康体检,开展种植养殖技能培训,为困难矫正对象解决低保和临时救助金,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三项从严”,强化日常监管。严肃教育管理。根据辖区高发、易发、频发犯罪类型,结合辖区矫正对象实际,围绕“四项”教育,制定活动方案,通过教育学习,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的针对性和靶向性,进一步提升精准矫正水平,从源头筑牢思想安全防线。严格日常监管。从严紧盯社区矫正关键执法环节、安全风险隐患,每月对辖区内重点矫正对象开展实地走访,全面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等不稳定因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进一步压缩矫正对象再犯罪空间。严明活动标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将军事训练内容贯穿教育学习全过程;丰富公益活动内容,围绕“五清”、“双创”、森林防灭火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

  

建立高水平帮扶机制 切实提高矫正工作质量

  

  马边社区矫正对象现状  马边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陲小凉山区,辖区群众大多以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县社区矫正对象90%以上为农村籍人口,长期以来,务工难、收入低成为了困扰矫正对象的一大难题,直面问题,鼓励农籍矫正对象充分利用山地和林地,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成为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新举措出实招的突破口。

  

  产业发展帮扶  与其在家等解除矫正后再外出务工,不如现在利用好家门口资源,采用“采摘园+农家乐”的形式一定能吸引人来,在工作人员的鼓动下,下溪镇矫正对象说干就干。为解决技术难题,县农业局派技术人员从树莓种植到剪枝、疏花、疏果、防病害虫全程进行跟踪指导,经过多年的种植、培育,如今树莓硕果累累,并形成一定规模。为打开销路,工作人员化身宣传员和营销员,带动亲朋好友前来消费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社区矫正对象说,“执行社区矫正,没法外出务工,给家里带来了沉重负担,如今不仅通过学习教育提高了自身素质,还能安心在家创业”。把自然天成的资源禀赋融合发展成资源潜力,因时因地制宜,立足当下当地实际,着眼未来,变被动生存为主动创新发展,为其他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激发了所有矫正对象的内生动力,让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其中,人人当创业者、宣传员和营销员,把优质农产品变为商品。”

  

  特殊关心帮扶  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突发严重疾病,先后在省、市医院治疗,下病危通知书达16次,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复杂病情,矫正对象从性格开朗被病魔折磨得心灰意冷,放弃治疗。在危难面前,县司法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竭尽全力组织动员本县和其他区县矫正工作人员和矫正对象积极捐款献爱心,工作人员亲自将捐款送到省上医院。半年多的治疗,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多次到医院和家中慰问和开展工作,免除公益劳动,叮嘱遵医嘱,积极争取救助资金,免去后顾之忧,鼓励安心养病。社区矫正对象说,没有你们我过不了这道“鬼门关”。

  

  示范带动引领  上述帮扶案例,仅仅是马边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缩影,坚持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以帮促改”不断丰富教育帮扶内容,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和技能培训,拓宽矫正对象增产增收渠道。通过特殊关心帮扶,切实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心坎上,拯救于危难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树立勤劳致富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的典型。把社区矫正工作与脱贫攻坚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民族地区社区矫正对象致富增收,提供了可借鉴、复制和推广经验,把提升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检验社区矫正工作的成效。

 

  (作者:龙正钱)

编辑:张宇辰
中共乐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