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峨眉山市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12309检察服务中心驻综治中心工作触角,建立“一个中心、两条路径、六点嵌入”工作模式,以线上线下两条路径联动发力,把打造“嘉美人和·我们就在你身边”司法为民品牌作为新时代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用检察“匠心”守为民“初心”。
以“如我在访”之心听民声
接待接访做“实”。坚持把“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形成检察长亲自抓、分管副检察长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信访工作体系。自入驻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97件,规定期限内回复率为100%。
诉求回应加“速”。深入落实“接诉即办”理念,打造以窗口部门为核心、“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为延伸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优质、方便、快捷的工作流程。办理各类案件65件,平均办案时长13.25天。
数字检察增“智”。实现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双向对接,主动将“益·峨眉”举报平台、12309网站等智能化检察为民综合服务平台,集成融入市综治中心智慧化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检察+网格+热线”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受理、接访各类案件32件。通过平台举报线索,立案办理了某清淤公司及戴某某非法堆放有毒工业残渣造成污染环境刑事责任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办案组获评“全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
以“如我在诉”之心办好案
深度参与基层治理。3名院领导牵头组建3个片区检察官团队,“下沉”各乡镇综治中心检察服务点,围绕社会治理风险排查、矛盾纠纷协助化解、法律监督线索收集、法律公共服务等九大工作职责,把普法宣传、犯罪预防、矛盾纠纷化解前置在一线。共收集矛盾、化解纠纷105件。
多方协调实现联动解纷。借助综治中心集成优势,运用行政争议协同化解、民事“和解五法”等办法,推动矛盾纠纷从终端裁决向源头化解延伸。成功办理了监督市民政局撤销彭某某与呷沙某某长达十余年的错误婚姻登记案,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
公开听证有效化解争议。吸纳综治中心的调解团队、律师、其他成员单位常驻人员等参与公开听证,充分发挥检察听证息诉罢访,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邀请听证人员参加公开听证265人次,89件案件通过公开听证释疑解纷,实现定分止争“高质效”。
以“如我有需”之心真帮助
服务功能优化升级。在原业务功能基础上,增设民营企业服务和诉讼违法投诉业务,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同时针对办案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预防犯罪的检察建议,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支持起诉为民纾困解忧。通过中心窗口和乡镇综治中心检察服务点收集线索、办理支持起诉案件47件,支持180名农民工诉请追讨欠薪170万元,14名高龄老人追索赡养费,办理的1件支持追索劳动报酬案入选乐山市维护劳动者权益典型案例。
司法救助彰显检察温度。坚持矛盾化解和救急帮困协同推进,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检察“温度”。通过检察服务窗口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5件,发放救助金5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