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通桥区紧扣“预警早、化解快、群众满意”目标,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严格遵循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劲动能。在综治中心强力推动下,成功化解历时一年的宝某某公司3000余人涉众风险,实现法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高度统一,为涉众型纠纷处置提供了法治化样板。
2024年6月,区综治中心通过风险预警,发现乐山市五通桥区宝某某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加油站停业,涉及28名员工67万元工资欠薪、3383名预付式消费者预存260余万元油款,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区综治中心会同相关部门会商研判,以依法保障优先债权(欠薪、预付卡)、确保社会稳定为目标,分类施策、靶向发力、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了矛盾化解与权益兑现“双到位”。
一是欠薪优先保障。区综治中心协调区司法局向28名员工提供法律援助,区人社局本着“农民工权益无小事”的原则,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在公司负责人处于无法联系状态下,同时获知公司可能存在资不抵债风险时,法援承办人员利用节假日加快收集相关证据资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在公告期满后当即进行缺席审理、缺席裁决,并在仲裁裁决书确定的履行期满后,即刻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几个月后,所有欠薪全部支付到28名员工个人账户中。
二是预付卡依法清偿。为确保化解的时效性、实效性,区综治中心多次牵头区法院等相关部门研究预付卡退费问题,以“一案化解”思路受理原告乐山市圣某某有限公司、夏智勇等579人诉被告宝某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面对消费者涉及人数多、消费记录缺失、公司资产被查封等诸多难题,区法院迅速立案、广贴公告、多方协调、强化执行。宝某某公司于今年上半年已全部支付573名原告214万元油款,并且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三是权利广泛告知。为保障所有消费者权益,区综治中心督促区法院对未起诉的2804名消费者,向其发送《权利义务告知书》,告知“裁判结果参照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引导其适时合法实现债权。同时,安排办案法官、相关部门和镇工作人员轮班解答、跟踪回访,了解消费者诉求,实现涉众型纠纷“零投诉、零信访、零上诉”,确保矛盾不反弹、风险不升级,形成法治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