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侦说法 >
检察日报丨监控视频里的“蒙面汉”是谁 乐山沙湾:引导侦查机关运用数字技术突破“零口供”盗窃案
www.leshanpeace.gov.cn 】 【 2025-07-04 10:42:02 】 【 来源:《检察日报》

微信图片_2025-07-04_103853_742.jpg


  7月1日,《检察日报》第6版 刊登《监控视频里的“蒙面汉”是谁 乐山沙湾:引导侦查机关运用数字技术突破“零口供”盗窃案 》,内容如下:

  

曹颖频 但英 刘军

  

  “我们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引导公安机关侦破盗窃案件。”近日,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检察院召开案件质量分析会,重点围绕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程序规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讨论。会上,该院办理的黄某“零口供”盗窃案成为交流办案经验的重要案例。

  

  黄某实施入室盗窃拒不认罪,检警协作形成完整证据链条,成功突破“零口供”,经沙湾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黄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早上醒来,我发现客厅有被翻动的痕迹,查看监控视频发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被害人描述被盗情景时,仍心有余悸。2024年春节期间,沙湾区某小区一夜之间发生多起入室盗窃。

  

  公安机关接警后经调查发现,被害人家中窗户完好,门锁上有物理痕迹,屋内金项链等贵重物品被盗,案发小区无监控设施,虽然被害人家中的监控拍到了犯罪嫌疑人,但其用卫衣包裹头部,戴着口罩,无法直观看出面部特征,且其作案时全程戴着手套,没有留下指纹。

  

  无指纹、无样貌特征,如何准确识别“蒙面汉”的身份信息?2024年2月15日,乐山市沙湾区检察院检察官依法介入,与侦查人员多次回看监控视频,发现犯罪嫌疑人走路有明显的O型腿特点,且右脚疑似残疾。“监控视频中的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娴熟,会不会有前科?”检察官发现这一细节后,引导侦查人员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全面排查,发现乐山市其他区县也发生多起类似手法的盗窃案,均因无法锁定作案人而无法破案。

  

  找准突破口后,检察官通过引导侦查人员查询前科人员数据库进行筛查,最终在眉山某县法院已判决的一起盗窃案中找到与该案作案人特征高度一致的黄某,其曾因犯抢劫罪、盗窃罪被判刑。

  

  随后,经过严密的追踪布控,公安机关在黄某藏匿处查获带有指纹的涉案卫衣,经物证同源鉴定确认作案衣物与搜查物品具有一致性,衣物上的DNA与黄某基因座基因型相同,再调取案发小区周围监控视频对比分析,证实黄某在当日确有出现在案发地附近。最终,通过间接性证据锁定黄某系犯罪嫌疑人。

  

  但黄某到案后在讯问过程中答非所问,拒不认罪。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官仔细审查证据材料,引导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调取黄某的手机通话记录,通过基站轨迹分析确认其当时在案发现场,补充收集被害人购物发票、同款商品销售记录,从而准确认定涉案金额,同时对市内其他区县未侦破积案串并案,将指控事实从1起扩展到4起。2024年7月24日,该院依法以涉嫌盗窃罪对犯罪嫌疑人黄某提起公诉。


编辑:张宇辰
中共乐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